两百万分钟透视中美印教育现实 我们的教育将孩子引向何方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码
继续在永铭国际官网阅读文章
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更方便
一部纪录片《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揭开了中、美、印三国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状态,这部纪录片引人深思,与美国与印度的孩子相比,我们到底要将我们的孩子引向何处?
两百万分钟大约是美国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总时间,纪录片跟踪拍摄了2位美国学生、2位印度学生和2位中国学生“两百万分钟”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相同的两百万分钟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三个国家在教育制度上的不同,家庭教育目标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美国学生
布莱尼(Brittany)和尼尔(Neil)都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卡梅尔中学(Carmel High School),这是一所全国排名前5的公立学校。
布莱尼,17岁,成绩优异,班级里排名始终在前3%。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同时能够帮助别人的社区义工。
尼尔,18岁,他既是班长又是橄榄球队队长,学习与训练都要一手抓,赛季时球队每周的训练时间甚至超过20小时。
布莱尼与尼尔等美国学生的高中生活,就像做梦一样,学习、玩乐两不误。
印度学生
阿波娃和罗西都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圣保罗英文学校。
阿波娃,17岁,除了周一到周五的繁忙学习外,她在每周六的早上5点45分就要起床去参加辅导班。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她觉得工程师在印度是“最保险”的一种职业。
罗西,17岁,由于父亲与姐姐都是物理学者,因此他被家里寄予厚望,很小就有了自己的目标。
印度学生的学习目标与美国学生相比,更加单一,大方向几乎一致——高中毕业→上好大学→成为工程师。
中国学生
晓远和瑞璋都来自中国上海的南洋模范中学。
金瑞璋,17岁,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参加过不少国际数学比赛,他的目标是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数学。
胡晓远,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知识,还要跟随中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学习拉琴、学芭蕾和乐理。参加这么多艺术辅导班就是为了能够在耶鲁大学提前批招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面试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纪录片里,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中国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需要掌握的学习之外的各项才艺、技能也是最多的。
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结果
最终,美国学生布莱尼以3.94的GPA从高中毕业,成功进入印第安纳州大学读医学预科;尼尔获得了普渡大学奖学金,学习自己喜欢的电脑绘画专业。
印度学生阿波娃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只能在家附近的学校学习电脑工程;罗西虽没有考上印度理工大学,但也进入了一所顶尖工程学院读书。
中国学生金瑞璋的理想实现了一半,没能进入理想的北大数学系,但还是进入了北大,只是没能进入数学系,而是进入了元培班,尽管他在数学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刷了下来;胡晓远也没能被耶鲁大学录取,最后去了清华大学攻读金融专业,同时继续学习小提琴。
这6个孩子在该国都很优秀,也均来自该国的中上阶层家庭,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导向完全不同。
当美国学生尼尔告诉自己的妈妈“我想学电脑绘画”的时候,妈妈认真听取了他的想法,并对他表示支持。“这么多年他做的事,我们都很高兴他做得不错,没有惹出麻烦”。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只不过与那些看似“实际”的期望相比,美国父母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与美国“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教育不同,中国与印度的教育更多地是“提升社会等级”的导向,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无关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印两国内,刻苦学习数理化,成为工程师,无疑是快速摆脱贫困、逆袭的最佳办法。
美国学生自信又独立
在纪录片里,中国学生在多个方面都碾压美国孩子,但有一项数据,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高出一大截——自信心!
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美国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勤奋,中国高中生到毕业时的学习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但是这么长的学习时间让中国学生对人生、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吗?
布莱尼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孩,她清楚得知道自己喜欢与人相处,喜欢帮助他人,因此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尼尔清楚表示了自己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对未来他有着清晰的规划,并最终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电脑绘画专业。
美国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是相对较少,但并不是不勤奋,只是将中国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时间用于多元化发展,在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弄清楚自己擅长的方面。美国学生对于未来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期许都来自于自己实践的总结和独立思考。
中国学生独立意识令人担忧
与片中的美国学生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学生胡晓远这个各个方面都异常努力的女孩,却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努力的真正目的,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于未来,她觉得模糊又遥远。
想要进入北大数学系的金瑞璋谈及理想,也并没有太确切的想法,只说如果进不了北大数学系会很失望。这两个中国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对于人生理想都显得比较茫然,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也多是不自信的样子。
甚至父母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是目标模糊的,一方面让孩子接受艺术课程,申请耶鲁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从事传统意义上适合女性的翻译等工作。当父母帮孩子摆平成长中的一切障碍时,孩子们也失去了认识自己、思考人生意义的机会,成为随波逐流大潮中的一员。
教育就是让孩子拥有独立的思想,请克服你的家长欲。想一想你的教育究竟是把孩子引向何方?